第282章 卧榻之侧,服软_这个大宋不一样
笔趣阁 > 这个大宋不一样 > 第282章 卧榻之侧,服软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82章 卧榻之侧,服软

  第282章卧榻之侧,服软

  兴州。

  当宥州丢失的消息传来时,已经开始理事的李德明震怒。

  “抄没了王家!”

  臣子们噤若寒蝉,低下头,却不妨碍他们交换眼色。

  就在前阵子,李元昊还纠集了一帮子臣子,建言和吐蕃暂且握手言和,全力以赴攻伐镇远城。

  一个擅长计算的臣子把镇远城夺取盐州之后的家底算了个底朝天,得出个结论。

  ——此刻的镇远城还不够强大,大夏若是倾国而出,当能灭之。

  这个话题引发了不少争论,李德明却态度暧昧。

  这是他和李元昊父子之间的一个默契配合,利用这个议题来看臣子们的立场。

  随着镇远城坐大,大夏的战略方向该如何调整,李德明有自己的打算。但在此之前,他需要探个底,知晓臣子们的想法。

  就在昨日,他才将和李元昊商议,准备先拿吐蕃人开刀,提振士气。至于镇远城,北辽人会比他们更着急。

  一旦镇远城解除了大宋西北方向的威胁,大宋最强悍的边军——西军将会投入到哪里?

  毫无疑问是北辽。

  李德明再度祭出了左右逢源的大招,但此刻却在宥州丢失的消息之前崩了。

  宥州丢失,镇远城的战略空间成功扩大。

  拿下宥州之后,镇远城有两州之地,实力骤然飙升。

  不再是李氏想出手就出手的那个小势力了。

  出兵还是不出兵?

  有臣子主动请缨,有臣子建议从长计议……

  到了后面,赞同从长计议的臣子竟然占据了四成。

  李元昊看着这个局面,回想起第一次出兵镇远城之前的朝堂。

  彼时听闻要出兵攻打镇远城,臣子们人人争先,唯恐功劳被别人捞走。

  此刻看着这些嘴脸格外嘲讽。

  野利仁荣和杨守素站在一起,此刻殿内嘈杂,野利仁荣低声道:“大王判断有误。”

  李德明判断李献的目标在汴京,在大宋,而不在荒凉的西北。故而在盐州丢失后,李德明想暂缓攻势,等李献和大宋内部起纷争时再出手。

  但没想到的是,李献却悍然攻打宥州。

  杨守素眼中有失望之色,“大王老了。”

  李德明此刻坐在那里,眸色平静,但却掩饰不住自己烦躁的心境。

  他判断失误了!

  李献并未急切向儒家示威,而是选择继续向李氏进攻。

  本王低估了他的决心!

  李德明知晓自己错在何处,他错就错在没弄清楚李献来西北的目的。

  “就此看来,李献来西北的目的,并非外界所说近乎于流放。”

  杨守素朗声说道。

  野利仁荣叹息,觉得杨守素这是在批龙鳞。

  李德明默然看着杨守素在慷慨激昂……

  “他选择四战之地落脚时,大夏就该有这个觉悟。可所有人都以为,他是在那里暂驻。当他灭掉了周边势力时,我们就该知晓他的野心。

  一个做梦都想回归汴京的势力,哪会顾及这个?看看吕夷简,在西北恍若火烧屁股,恨不能插翅飞回汴京去。至于西北局势,他哪会在意?”

  “当李献攻破盐州时,我们并未察觉他露出的獠牙。我们依旧以为他是在儒家示威。是啊!换了任何人在那等境地,第一件事便是重归汴京,以胜利者的身份向自己的对手发动挑战。”

  “可我们都看错了李献!”

  杨守素的声音在殿内回荡着。

  “他用攻破宥州来告诉世人,他来西北,不是被流放,而是开疆拓土!”

  杨守素看着众人,“老夫知晓这番话会令许多人难堪,可老夫依旧要说。为何?”

  “只因李献的兵锋,已经令夏州和绥州瑟瑟发抖了!再不警觉,难道要丢掉半壁江山才甘心吗?”

  杨守素行礼。“大王,大夏不能再故作镇定了,臣以为,当与大宋言和。”

  这话一出,殿内都安静了。

  李德明平静的眸子里突然闪过异彩。

  李元昊微微一笑。

  “妙啊!”野利仁荣不禁赞道:“儒家对墨家喊打喊杀,可李献与大夏连续厮杀,士大夫们却不好出手,否则便有背后捅刀子之嫌。大夏开口服软,儒家便有了由头,全力对付李献。”

  李德明大悦,赏赐杨守素百贯钱,十余宫女。

  晚些,父子二人相对而坐。

  李德明喝了一口茶水,眸色温润,“有人说大夏的退路在西域,可这些人看错了本王的心意。西域在本王眼中不是退路,而是商路。控制了西域,每年商税能让大夏脱离财赋困境。且拿下西域,还能围堵吐蕃人。一举两得。”

  一直以来,李德明的目标就是西域。他想通过掌控西域来强壮李氏。

  “大夏要想能三足鼎立,唯有拿下西域!”李德明幽幽的道:“否则哪怕本王击败了北辽大军,击败了大宋大军,可在他们的眼中,大夏依旧是流寇,依旧上不得台面。为何?”

  “疆域太小。”李元昊说道。

  “是啊!你看看大宋,再看看北辽,疆域大,人口多,这才是争雄天下的资本。大夏勇士悍不畏死,可疆域太小,人口不足的弱点若是不能解决。大夏就只能躲在西北苟且偷生。”

  李德明轻啜一口茶水,“你别看北辽那边对大夏亲切,可一旦大夏衰弱,或是北辽强盛,他们第一件事不是灭大宋,而是灭大夏。”

  他平静的看着李元昊,仿佛是在考教儿子。

  “卧榻之侧。”李元昊沉声道。

  “对。”李德明微笑道:“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?唯有灭掉大夏,北辽才能倾力对付大宋,否则前脚出兵,后脚就会担心被大夏偷袭。元昊,若是北辽大举南下,你觉着大夏是否该突袭他们?”

  “该!”李元昊说道:“三家当下是互相牵制的局面。若任何一家独大,便会先灭掉最弱小的一家,随后倾力攻打最后一家。”

  二人默然。

  良久,李德明说道:“在大宋与北辽的眼中,我们便是最弱的一家。所以,本王才会委曲求全。两国内部都有人在嘲讽本王,说本王同时向两国称臣无耻。”

  李德明微笑道:“对于一国之主来说,只要能获取好处,无耻算什么?必要时,本王甘愿屈膝。”

  “大王!”李元昊愕然。

  “我儿,可记得勾践?”

  “卧薪尝胆!”

  “对,勾践甘愿尝粪为夫差辨病,卧薪尝胆,这才有了后来的复仇。”李德明双眸炯炯,“本王称臣算的了什么?拿下西域,大夏将空前强大。”

  李德明叹息,“宥州丢失,绥州、夏州等地有被分割的危险。伱可知本王为何不出兵?”

  “投鼠忌器。”

  “是也不是。”李德明说道:“北辽此刻定然在看热闹,在分出胜负之前,他们不会出兵。”

  北辽更乐意于坐山观虎斗,最好是两败俱伤。

  “大宋在侧,北辽也得顾忌。上次本王不出兵,确实是投鼠忌器。此次却不同。”

  李德明的眸色多了些冷意,“盐州丢失后,不少人在暗中非议本王。但还能压制。宥州丢失的消息传来,那些人会更为猖狂。元昊,内部矛盾不解决便出兵,那是自寻死路!”

  “该下狠手了。”李元昊和李德明的分歧在于,一个想下狠手,一个觉得应当徐徐图之。

  “大夏不是大宋,大宋内部争斗最多外放,而大夏内部争夺的失败者,会身死族灭。故而一旦出手,必然是不死不休。懂吗?”

  李德明叹息,“只因死不了,也不至于沦为阶下囚,故而大宋内部的政争都有一条线,谁也不会越过这条线。本王一直想为大夏设立这条线。你上次从抄没了五家人,便断了它。”

  李元昊蹙眉。“大王,大夏乃是部族之间合并而成,他们信奉的是刀枪,而非是什么规则。大宋能有那条线,是因帝王发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。大夏可能否?”

  父子二人知晓不能。

  “在这条线之下,双方都是一家子。一家子关起门来怎么争斗,哪怕是打的头破血流,但不至于你死我活。”

  “你不懂。”李德明叹道:“不设下这条线,元昊,弄不好以后你我的儿孙会死于非命,或是被权臣控制。”

  李元昊淡淡的道:“我自然会在去之前灭了可能成为权臣的臣子。”

  可他没想到的是,自己最后竟然是被儿子所杀。

  “如今一切都晚了。”李德明揉揉眉心,“既然开了头,那就不用再装模作样了。”

  李元昊说道:“我这里拟了一个名册,上蹿下跳的臣子都在其中。”

  “不可杀戮太过,否则人人自危。”李德明接过册子,抬头看着李元昊。

  “听闻你有个爱妾的家人最近不大安分?”

  李元昊平静的道:“可能吧!”

  “哦!”李德明看着册子,拿起毛笔划了十余家,把册子递给李元昊。

  “元昊。”

  “在!”李元昊接过册子。

  “上位者无情!”

  “是!”

  是日,李元昊亲自用弓弦绞杀了自己的爱妾,令人灭了爱妾满门。

  随后,铁骑四处,兴州城中血雨腥风。

  与此同时,李德明的使者快马加鞭往大宋而去。

  “大夏是大宋的臣子!”使者在庆州城门外信誓旦旦的道。

  “李德明,果然老辣!”州廨中,林思赞道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zjyys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zjyys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