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6章 大凌河急报_方二李渊
笔趣阁 > 方二李渊 > 第946章 大凌河急报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946章 大凌河急报

  多尔衮带着清兵一路北逃,骑兵还好说,后面的那些兵卒以及辅兵,几乎尽数落于明军手中。

  一个人头,二两银子!

  两个人头,官升一级!

  这是朝廷开出来的赏格,如今,面对溃逃的清兵,明军快乐的都要疯掉了。

  军功,来的竟如此容易。

  只是,很快就有人在军中大声的喊道:“投降不杀!”

  曹变蛟闻言先是一愣,然后就反应过来,这是王玄策的声音。

  连忙朝身旁的人道:“快,一起喊!”

  他的几名亲随连忙照做。

  “投降不杀!”

  “投降不杀!”

  “投降不杀!”

  喊话的人越来越多,不只是曹变蛟的部下,王廷臣那边也同样在喊。

  上万人同时呼喊,让这投降不杀这四个字,如同雷声一样,响彻在凌河两岸。

  前方,已经逃出去很远的多尔衮,同样在杂乱的马蹄声中,听到了这劝降的喊声。

  他已经可以预料到结果了,想着随自己南征北战的那些士兵,竟被明军生俘,不由恨的牙根痒痒。

  “噗~~”

  在他身旁,代善听到这喊声后,又是一口逆血喷出。

  “咳~咳~~咳~”

  下一刻,原本在马上的他,两眼圆瞪着跌下马背,双手捂着喉咙不住的咳嗽着,面容被憋的青紫。

  孙子洛洛欢见状,连忙喝停了胯下战马,一把扶住代善。

  “爷爷,你、你怎么了?”

  “咳!咳!”

  “被、被呛到了~~”

  代善一边咳,一边指着自己嗓子说道。

  刚刚口中未能吐净的鲜血,由于战马奔跑时的颠簸,不小心呛到了嗓子眼儿里。

  此刻不只是嗓子难受,就连肺腑里都火辣辣的,好像刚刚被吸进去了。

  但是后面明军追的紧,根本没有时间让他停下来,只能连忙爬回马背上,继续向义州那边撤退。

  直到最后,明军足足追击了十余里才停下。

  再往前,就有遇到清军援兵的风险,先把吃到嘴里的消化掉才是王道。

  祖大寿站在路边,听着曹变蛟和王廷臣的汇报。

  “共计俘获清军骑兵一千七百人、步卒一万两千、辅兵杂役三万!”

  “斩杀牛录章京十七人、甲喇章京九人、梅勒章京一人!”

  “活捉老奴三子,爱新觉罗·阿拜!”

  “活捉老奴四子,爱新觉罗·汤古代!”

  “粮草辎重太多,还在核算中。”

  牛录,是清军的兵员单位,一牛录为三百人,牛录章京就是主官。

  甲喇章京,相当于参将。

  梅勒章京,相当于副将。

  更上面,还有昂邦章京,相当于明朝的总兵,也就是一军主将,那是各旗主的左右手一样的存在。

  虽然没抓到昂邦章京,但是又抓了老奴两个儿子,这让祖大寿兴奋不已。

  “哈哈哈哈,野猪皮一共十六个儿子,先前死了一个,就剩十五个。”

  “这不过是几天的功夫,就被咱们给逮了四个回来!”

  “不知道野猪皮要是知道了这事儿,会不会气的从棺材里面崩出来?”

  曹变蛟闻言也笑了,只是片刻之后便提醒道:“只是咱们抓的这四个,可都是无足轻重的家伙。”

  “那整一王八,可一个都没抓回来呢。”

  整一王八,反过来,就是八王议政。

  说的是老奴死后留下的几个当权高层,这些人,才是满清的主心骨。

  逃走的多尔衮和代善,皆在八王之列。

  王玄策在旁边笑道:“有王八还怕抓不着?让人先把老母鸡炖上,王八这玩意儿还得是配鸡汤才鲜美。”

  说完,便朝一旁的火堆边走去。

  连打带追,清算完后,天都已经要黑下来了,只能在野地里休整一夜。

  两个时辰前,义州城外,一队骑兵飞速驰来。

  “大凌河堡急报,速速打开城门!”

  远远的,骑兵便高举着代表军情的小旗,向城头大喊。

  守城的清军不敢耽搁,连忙将城门放下。

  骑兵一刻不停的冲入城中,直到来到皇太极的帐外,才翻身下马。

  进到帐中之后,双膝跪地,将一封书信举过头顶。

  “启禀皇上!大凌河急报!”

  皇太极闻言起身走过去,一把将书信拿到手中打开。

  当他看完上面的内容后,一脚把旁边的椅子踹翻在地。

  帐中其他人见状,便知是前方战事不顺,一人出列道。

  “皇上,可是出事了?”

  皇太极转头看向出声那人:“孔有德!朱明何时有了可以装在车上随意行走的火炮?”

  孔有德,原本是明军将领,跟着毛文龙驻守皮岛,于崇祯四年降清,后被封为恭顺王。

  听着皇太极那满是质问的语气,孔有德一头雾水。

  “皇上,臣不知道啊!”

  “是啊皇上,我等从未听说的朱明有这种火炮。”

  这一次开口的,是耿精忠。

  名字很大气,有效仿岳爷爷的意思,但是干的,却是让这名字蒙羞的事情。

  他,同样是降将,之前也是毛文龙的部下。

  一旁的尚可喜也连忙出声附和。

  最后还是范文程出声给三人解围道。

  “皇上,臣以为,三位将军可能是真不知道,毕竟他们已经离开朱明这么多年,有些什么新的东西出现,也是难免的。”

  皇太极把目光转向那名报信的兵卒:“你可亲眼见过那炮车?”

  “回皇上,小的确实见过。”

  “给朕好好说说!”

  “是!”

  多尔衮由于时间的原因,在告急的书信上,并没有过多的描述坦克的事情,只是说战事不利,请速派援军携红衣大炮来援。

  报信的兵卒,连忙将战场上见到的,坦克的威能如实的讲一遍。

  等众人听完后,范文程道:“皇上,十四爷说的不错,这东西,怕是只有红衣大炮能够克制了。”

  “工部已经运来三十门红衣大炮,明军的那炮车只有几辆而已,臣以为不足为虑。”

  皇太极阴沉着脸回到椅子边坐下:“朕担心的不是这几辆!”

  “有一就有二,若是给了朱明喘息的机会,怕是这种炮车会越来越多。”

  尚可喜摇头道:“皇上多虑了,以臣之见,朱明的财力,根本不可能大规模的造出这种炮车来。”

  不知道皇太极是真不放心,还是假不放心。

  照理说应该在接到求援信的时候马上点兵出发,可他竟然和一众臣子讨论起了坦克的事情。

  旁边那名报信的士兵,是多尔衮的亲信,等了许久,也不见皇太极提议发兵,便忍不住出言提醒道。

  “皇上,还请速速发兵,否则的话,我家主子怕是顶不住多久。”

  皇太极看了他一眼,随手招来一名亲卫低声耳语几句。

  只见那名亲卫,将信使叫到旁边的屋子里,一把捂住他的口鼻。

  信使大骇,丝毫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,不停的在亲卫怀里挣扎着。

  那亲卫面带讥讽的凑到他的耳边笑道:“真以为你家主子和西福晋的事儿没人知道是吗?”

  “皇上只是不想把这丑事传出去罢了,让多尔衮死在明人的手中,就已经够便宜他了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zjyys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zjyys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